學法交流
高中化學學習方法
高一化學備課組
初高中銜接問題是高一化學教學的一個難題,而高一又是高中化學學習的關鍵期。作為教師應在鉆研教法的同時,對學生也應該適當地進行一些學法指導。
以下是師生在實踐中共同總結出的有效學習方法,以供大家學習參考:
一、預習課本是前提
化學和其它所有的功課一樣需要進行課前預習,但預習不僅僅是把課本內容通讀一遍,關鍵要加入自己的思考。首先通讀課本基本內容,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,上課就重點突破不理解的地方。其次,爭取多研究課本。所謂“研究課本”是指一字一句地閱讀課本內容,畫出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。有任何不理解的地方,經過短時間的思考后要馬上去問老師,認真聽老師的分析,糾正自己理解上的偏差。做到這一點,你就會發現,甚至頓悟:“原來是這樣啊!”
二、有效聽講是核心
1、認真聽課、積極搶答:注意力集中,積極主動地學習。那么,課堂上該怎么聽課呢?策略是:“搶答!”不要怕回答錯誤,不要怕出丑,不要計較別人的善意笑聲。只要你不是故意搗亂,沒有人會責怪你。因為你時刻在準備著進行搶答,你的注意力,一定會很集中,聽課的效率也一定會提高,學習就會逐漸變得輕松、有趣了。
2、記好筆記、常;仡櫍記筆記首先是指詳略得當,抓住要領,而不是抄老師的板書,更不是把老師的每句話都記下來。其次是指,記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(如老師補充的知識),記總結的規律,記解題方法等。最后,筆記不只是課堂記,在課后應該不斷進行補充。應該把老師講過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題記下,寫出完整的解題思路、解題方法和解題過程。記筆記不是形式,而是一本學習手冊,在學習中可以經常翻看。
三、課后復習是關鍵
課后復習是鞏固知識的需要。常有同學這樣說:課內基本上聽懂了,可是做起作業時總不能得心應手。原因在于對知識的內涵和外延還沒有真正的全部理解。這正是課后復習的意義所在。
課后復習的方法如下:
1、再閱讀:上完新課再次閱讀教材,能夠“學新悟舊”,自我提高。
2、“后”作業:閱讀教材之后才做作業事半功倍。有些同學做作業之前沒有閱讀教材,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題來做作業,事倍功半。
3、;貞洠利用頭腦風暴,利用飯后、睡前的點滴時間回顧當天所學知識,讓頭腦再現教材的知識主線,發現遺忘的知識點,并及時翻閱教材相關內容,因此,風暴回憶法針對性強,效果很好。
4、多質疑:對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多問些為什么?能夠引起再學習、再思考,不斷提高對知識的認識水平。
5、有計劃:把每天的課外時間加以安排,把前一段學習的內容加以復習,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。
四、熟記方程式
化學方程式是每一次考試的重中之重。你可以去分析你所經歷的所有考試,你會發現,在你不會做的題目中,有60%以上是因為化學方程式不會寫造成的。特別是化學的計算題,更是與化學方程式息息相關。因此,可以斷言:只會寫化學方程式,可能得不到高分,但是不能準確書寫方程式,肯定不會及格。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:學困生與優秀生的本質區別可能就是幾個化學方程式。
五、小小備忘本、功能大
首先,備忘本可以記錄“一錯再錯”的知識。每個學生都會出現“一錯再錯”現象,但是優秀學生“一錯再錯”的幾率要遠遠小于“學困生”。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:他把不會的知識真正問清楚了,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了。這里為什么要強調“真正”兩個字呢?因為我們一般學生遇到不會的題目有時也去問老師,也耐心地聽老師講,也聽懂了。但是僅僅滿足于聽懂了,沒有把聽懂了的知識再寫出來,內化為自己的知識,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題或干其他事情去了。幾天后考試時又遇到了這樣的題,下筆寫的時候,才發現寫不完整,有那么一點還沒有理解,“卡殼了”,重蹈了“一錯再錯”的覆轍。其次,可以記其他知識,如規律性的知識或易忘的知識。